独有春风知此意,燃灯夜行苦行舟--黎锦熙与毛泽东的师生之情

来源:未知    作者:wfq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6-12    
独有春风知此意,燃灯夜行苦行舟--黎锦熙与毛泽东的师生之情

“黎老师!”
毛主席看着眼前的熟悉的身影,不禁饱含深情地喊出这一声,眼泪瞬间打湿了眼眶。黎锦熙眼前顿时浮现了学生时代毛泽东的音容笑貌,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分别多年的师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到了北京城。毛主席听说自己曾经的老师黎锦熙和一些知名的学者都在北京。于是,主席决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前去看望。得知消息的黎锦熙喜出望外,自从1919年北京一别,他们整整30年都没见了。这天上午10时左右,毛主席坐车到北师大看望住在这里的学者们。一下车,毛主席就认出了黎锦熙,大步向他走去。往日的种种又浮现在黎锦熙的脑海里。
许多人知道黎锦熙是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人,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鼻祖。可是,他和毛泽东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谊更令人津津乐道。黎锦熙字绍西,是湖南湘潭人,和毛泽东是老乡。黎锦熙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曾经在湖北,山西,安徽一带都做过官。他的父亲黎松庵是清代的贡生。黎松庵生性淡泊,辞官回家设立了长塘杉溪学校。由于受到新学的影响,黎松庵在这所中西合璧的家庭学校里,既讲授四书五经,也开设算学、音乐、美术等新式科目。黎松庵是齐白石治印的启蒙老师,齐白石跟随黎松庵先生冶印,先生不但在方法上予以指授,还提供他学习资料和住处。“磨石书堂水亦灾”指的便是白石住在黎松庵家时学刻章的一幕。黎松庵出身官宦门第,家财富有,藏书藏画甚多,但他待出身贫寒、以做木工为生的齐白石极为热情友善。那时,松庵慕白石雕花木工技艺高超,白石慕松庵诗文、篆刻功底深厚。而且在人品上,他们也是相互推崇的:白石为人耿介,蔑视权贵;松庵为人厚道,性情恬静。二人常常相聚一处揣摩诗文与篆刻。齐白石家住白石铺,距松庵所居的长塘20余里,为了求教,他冲寒冒暑,爬山越岭来黎家学习篆刻。他学习极为勤奋,一颗章石,总是刻了又磨,磨了又刻,直到磨得不能刻为止。单讲他在长塘习刻用的石灰,就有好几箩筐。由于他“五天不刻印手痒”,百“刻”不厌,以至后来成为了篆刻家,称“三百石富翁”。
黎锦熙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既熟读各类经书诗文也喜欢作诗、绘画,在雕刻和音乐方面也十分有心得。15岁那年,他不负众望考取了秀才,却成为中国最后一届秀才。黎锦熙童年与少年时代正好是甲午中日海战以及八国联军等民族忧患的时候,国家的内忧外患。历史赋予了黎锦熙这一代人新的责任。所见所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伴随着一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黎锦熙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他不再只埋头于古文经典,转而开始关注国家命运,渴望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在江西、湖南等地举行武装起义。在进步思潮和民主运动的影响下,黎锦熙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发起了“德育会”,号召“牺牲个人,努力救国。”后来他们的活动被清政府知道,为了暂避风头,黎锦熙从长沙逃回了家乡。第2年,受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黎锦熙考入了北京铁道专科学堂,在这期间却对社会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想到不到一年,学校遭遇大火,学员们不得不转入了武昌的湖北铁道学堂。出于自己对社会学科的兴趣,黎锦熙重新考入了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在那个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许多有志之士都在为国家寻找出路。他们有的投身政治,有的投身军旅,有的专注科学,黎锦熙的眼光放在了教育上面。自从22岁那年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以后,黎锦熙就开始了他将近70年的研究教育事业。这既是他的兴趣和专长,又是他的救国之路。他认为救国必须要振兴教育,而教育的振兴首先在于普及教育,开发民智。
1911年夏天,黎锦熙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毕业。正逢武昌起义,湖南设立了军政府,黎锦熙被聘为都督府民政部的秘书。不过,仅仅过了10天左右,黎锦熙就毅然地辞去了职务。官场复杂的环境让黎锦熙放弃了从政这条路。接着,黎锦熙开始出任《长沙日报》的主编。之后又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湖南公报》,写了不少的时评和社论。
 
1912年,黎锦熙担任湖南立编一局的编译员,主要工作是负责编纂小学教科书。这是他正式投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开始。第2年,他进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当历史教员。这一年毛泽东也考入了第4师范。1914年春天,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和湖南第一师范合并,改称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在学校里担任国文教员。他和毛泽东的师生情谊便是在这个时候结下的。黎锦熙讲课生动,知识渊博且平易近人,经常乐于帮助,好学上进的青年。毛泽东十分钦佩他,对他的人品和学问更是非常的崇敬。
1915年毛泽东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自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在这封信里,毛泽东不仅把黎先生看作是自己的师长,而且是当做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他的赞赏溢于言表。
和许多同学不一样的是,毛泽东在进入师范学校读书之前,已经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对中国的旧学和新学,中学和西学都有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已经具备了强烈的救民救国的思想。
因此,从1913年到1918年毕业,毛泽东相比其他人,更多的是为改造国家和社会储才蓄能,并且从各个方面做好了献身革命的准备,在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泽东认为求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解决自己的生活,谋求个人的前途,而在于探索宇宙的真理改造中国的旧思想,进而改造国家和社会。因此,他坚持刻苦的批判性的读书。毛泽东总是早起晚睡,用炙热又顽强的精神学习。他读书的范围面很广,除了规定要读的教科书,他还制定了一个主攻社会学科的自学计划。毛泽东读书并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精读。比如有一本德国人写的《伦理学原理》,整本书大概有10万多字。一本书读下来,书头和行里行间被毛泽东上了将近2万字的评语。这都是他勤于思索的结果。
除了勤于思考,毛泽东学习还有一个好问的习惯。他常常说学问学问就是要既学又问。除了向老师请教,毛泽东还与同学们相互探讨。
1915年前后,杨昌济、黎锦熙,徐特立等几位老师都住在学校外面的李氏芋园。园子里有花草树木,假山,池塘,环境非常优雅清静。毛泽东、蔡和森等学生常常去李氏芋圆向黎锦熙,杨昌济的老师求教。他们既讨论治学的方法,讨论学问上的事情,也讨论国家大事。在黎锦熙老师的指导下,毛泽东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哲学研究小组”,研究哲学问题。
黎锦熙先生从14岁开始就写日记,坚持了70多年,几乎从未间断。他的日记中对当时的国内外大师学术情况,朋友往来都有记载。
在他的日记中记载着,1915年4月到8月之间,毛泽东和他交往有19次之多。他们有时去讨论读书方法以及改造社会的问题,有时相互探讨学术问题。虽然有师生情谊,但黎锦熙和毛泽东只相差了三岁,也算得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黎先生也是湖南师范的名师,经常编著学校的教材,青年毛泽东则经常帮老师抄写这些资料,这期间黎先生发现了毛泽东的书法天赋,经常耳提面命,悉心指导,使毛泽东的书法,突飞猛进,有了质的飞跃。杜甫有诗道:转益多师是汝师。毛泽东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不断向能者请教,勤于砥砺,笔不离手,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期间,黎锦熙觉得毛泽东大有可造之才,专门将其父黎松庵刻制的一方“独有春风知此意”印文的田黄狮首印章赠予毛泽东,希望毛泽东能以融汇贯通的哲学做一个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先行者。

黎松庵,名培銮,又名德恂,湖南湘潭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庚午中举人,清灭亡后,一生不仕,隐逸家居,教子为主,终以诗书画印自娱,也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篆刻老师。毛泽东对老师父亲刻制的此印非常珍重爱不释手,也深知此寓意,更是对老师的无私帮助感激不尽。毛泽东一生酷爱书法碑帖印章,常用此印章以清风自省,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将几本书法名帖和几枚自己喜欢的印章一直随身携带到延安。当毛主席得知著名文豪鲁迅的学生萧军到达延安后,主动前往招待所拜会萧军,这也是历史上毛主席第一次主动前往招待所会见文学作家。与萧军先生畅谈鲁迅先生的革命文学作品和《八月的乡村》文学作品感想。期间在萧军先生向毛主席提出共产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文艺政策后,毛主席倍感高兴,并建议由萧军来筹备组织这样的相关会议,毛泽东将自己珍爱的“独有春风知此意”印章转赠于萧军先生,希望萧军先生能在筹备延安文艺座谈会方面能够作为鲁迅、左翼文学作家的代表,成为延安作家中的一面旗帜,能够独有春风知此意。只可惜,那个时候耿直的蕭军没有明白毛主席对他的良苦用心。
1915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正是春光明媚,大好时节。一师的学生们大都到郊外春游,而毛泽东却装着许多社会问题和学术问题,他和蔡和森等几位朋友约定一起去拜访黎先生。
当时黎锦熙正在家里备课,听到毛泽东来访,非常高兴地把他们迎到了书房里。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治学方法。黎锦熙认为:“治学贵在勤与恒。情就是勤奋刻苦,要勤看勤问勤写勤思考,恒就是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黎先生的话让毛泽东感同身受,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到,学习必须要从一点一滴开始,日积月累终有收获。
这一年7月的一个星期六,黎锦熙晚饭后在校园内散步。走着走着他发现,一间教室亮着灯光,心里好奇:是谁周末不休息还在挑灯夜读?
他走进去一看,原来是毛泽东。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写着读书笔记。毛泽东看到黎先生赶紧让座。两个人推心置腹地交谈起来,全然不顾炎热的天气和频频袭扰的蚊子。
黎锦熙拿起毛泽东的读书笔记,仔细的阅读了他写的内容,不禁被毛泽东这种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以及他流畅的文笔吸引,大加赞赏。
这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
“7月31日星期六晚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时,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二人略同,皆可大造。”
像这样两人相互探讨的事情还有很多。黎锦熙只是比毛泽东大三岁,但是他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给学生时代的毛泽东造成深刻的影响,促进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在解放后,毛泽东一直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常常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情景。他曾经说:
“生我者父母,培养我者老师。”
 
在第1师范学习的几年里,毛泽东因为确立了远大的理想,在许多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在许多优秀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思想与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除了读书自学,毛泽东非常重视向社会和民众学习。毛泽东一贯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他主张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
有许多社会经验的毛泽东领悟到光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本领,改造国家和社会理想的抱负,就不可能实现。所以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邀请志同道合的同学到附近的工厂和农村进行调查访问,逐渐地接近了解熟悉农工,积累了很多联系工农的经验。
在调查访问和游学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许多游学日记,同学和老师们看过之后都称赞他
“身无半文,心怀天下。”
毛泽东曾经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展现了毛泽东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将来担任起改造国家和社会的重任。
他常常对同学们说,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学问和道德的进修都会有困难。不把身体锻炼结实了,就不配谈救国和革命。
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毛泽东采取了各种锻炼方法。一种是“毛氏六段操”。这是毛泽东自创的一种新式体操。他每天早上起来、晚上睡之前和课间都各做一次。
第2种是冷水浴。不论春夏秋冬,毛泽东始终坚持洗冷水澡。第3个就是游泳了。毛泽东一生都喜爱游泳,曾经多次畅游长江。他喜欢和江河中的风浪搏斗。
还有一种锻炼方法是登山远足。毛泽东每次出去调查研究,或者出去远游的时候都是步行。这些体育运动锻炼了他的身体,磨砺了他的意志,也增添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1915年9月,黎锦熙到北京担任教育部编纂处的编撰员,因此离开了湖南。虽然远隔两地,但是黎锦熙和毛泽东仍然有书信往来。他们在信中互相切磋,从国家大事、世界观、人生观到求学方法,为人处事,身体锻炼都所涉及。
毛泽东和黎锦熙在信中无话不谈,他们已经不仅是师生更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官场腐败,正义被蒙塞,因此在写信中劝告黎先生不能急图进取,被人所用。1915年11月,毛泽东听到消息,误以为黎锦熙在北京被袁世凯招在麾下,因此写信劝谏他。第2年,毛泽东得知传言不属实,还特意写信给黎先生道歉。其次又和他探讨了德智体的关系问题。毛泽东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劝诫黎锦熙要多加运动,增强体质。
1917年4月16日,黎锦熙从北京回到长沙,几天后他专门去见了毛泽东。两个人又进行了一次畅谈。几天后,黎锦熙收到了毛泽东给他的信。这一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此时,毛泽东的思想已经有了更加成熟的改变。令黎锦熙大为赞叹。
1918年8月19日,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了北京。他是为了筹备留法勤工俭学的事情。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毛泽东来到北京以后去了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李大钊先生的关于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接触。
在北京安定下来后,毛泽东去拜访了黎锦熙先生。两个人谈了关于办报的事情,还有一些世界问题。两个人相谈甚欢,还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中的中国地位问题相互讨论。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每次出一期,毛泽东都马上寄给黎锦熙先生。他们虽然见面越来越少,却始终互相关心着对方。
在毛泽东追寻救国道路的同时,黎锦熙也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在北京工作期间,黎锦熙积极地倡导并组织了“中华国语研究会”,推行“国语统一”和“言文一致”。
1920年,黎锦熙和同仁一起创办了北京第一届国语讲习所。从这以后,他逐渐在北京各个高校开设国语文法课程。他培养了大量的语言学人才,逐步奠定了我国语言学教育的基础。
1923年,黎锦熙和钱玄同等11人组成了“国语罗马字拼音委员会。”他们共同拟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奠定了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
黎锦熙曾提出意见,由国家铸造汉字注音铜模,这个建议在1935年得到了实行。这个建议对扫盲运动和儿童识字的帮助很大。
可惜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以后,国难当头,华北危急,辛辛苦苦制成的注音模板落入了日本的占领区,推行注音字母的希望成了泡影。
1934年,黎锦熙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会导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后,他跟随学校搬迁到西安,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1945年,黎锦熙同其他几个人倡导并成立了九三学社。黎锦熙先生用他的人格魅力动员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加入了九三学社。他们都用渴望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1947年回到北平的黎锦熙和九三学社的社员一起公开发表意见,反对内战,要求和平。
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和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48年,他利用自己的个人影响联合北平的各院教授发表抗议宣言,抗议蒋介石实行飞机轰炸手段。除此之外,黎锦熙先生还利用他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地做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的工作,并积极营救被捕的地下党员,掩护进步学生。
平津解放前夕,蒋介石为了笼络人才,派人送给黎锦熙一张飞机票,希望他去台湾,被他严词拒绝。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进了北京城。黎锦熙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他特别想再见一见他的学生和挚友毛泽东。
没过多久他就得到消息,毛主席要来看望他。那天上午,黎锦熙很早就从家里赶到院门口。多年没见,昔日追寻救国之路的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了一党领袖,一国主席。黎锦熙心中的感情无法言说。
大概上午10点左右,毛泽东的车驶进了北大宿舍区。一声
“黎老师”
让黎锦熙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毛主席亲自掏钱,办了两桌酒席,请北师大的教授们入座。他拉着黎锦熙坐在他的身边。毛泽东亲自给黎先生斟上了酒说:“感谢老师的培养之恩,敬您一杯。”
黎锦熙感动的站了起来,说道:“不敢不敢,主席南征北战打下了天下,今日又为国为民操劳,应该敬主席一杯。”
师生二人谈了几十年来各自的情况。席间,毛主席真诚地说:“建国伊始,百业待兴,急需要大批的人才,你们任重而道远啊!”黎锦熙点了点头,心中想着,这也正是自己的愿望啊!
这一年,黎锦熙和吴玉章共同发起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学习政治和文化的需要,黎锦熙先后主持编写了《学习词典》、《汉语词典》等书籍。
毛主席十分关心李景熙的工作和生活。自从北师大见面之后,毛泽东经常接黎锦熙到中南海谈话。两个人就像当年的一样,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无话不谈。
开国大典那天,毛主席邀请了许多各界的名人,黎锦熙也在受邀之中。看着万众欢腾的情景,黎锦熙知道,自己的学生实现了他当初的志向,中华民族终于真正地站起来了。
解放初期,毛泽东曾经想请老师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职。黎锦熙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理由,婉拒了他的好意。黎锦熙一生从事教育,早年间,他就确立了“终身只为文字改革”的志向。如今国家安定,他更想发挥所长,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毛主席了解到了他这一份苦心,知道他潜心教育,就支持他的决定。黎锦熙为汉字改革殚心竭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这一报告里说的:
“黎锦熙、钱玄同等人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母的功劳是不能不承认的。”
除了工作上,毛主席在生活上,也尽可能地照顾关怀这位曾经的老师。1953年的一天,毛泽东派人给黎锦熙送来了不少礼物,并且附有中央办公厅的一封信。信里说:
“黎锦熙委员:各兄弟民族先后敬献毛主席、周总理礼物一批,奉命分送给您,人参果一包,阿胶4块,红参一盒,冰糖一块,麝香两只,贝母一包,虫草半斤,并请查收,以此致敬!”
建国后日理万机,毛主席常常因为抽不开身无法去看望,就派自己的秘书代为看望,并常常捎去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送给老师。
对于毛泽东的关怀,黎锦熙感到无以为报,只能加倍的工作,更多地奉献教学和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他也积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希望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在思想情感上也更加地贴近人民,贴近时代。
1976年对于黎锦熙来说是最沉痛的一年。先是周恩来逝世,他在悲愤难忍中写下了《周恩来哀辞》一首。没过几个月,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传来,对黎锦熙来说尤如五雷轰顶,他好几天茶饭不思,没过多久就病倒了,身体越来越衰弱。
一年以后,黎锦熙在书房里不小心摔倒后,再也起不来了。1978年3月,黎锦熙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但他和毛主席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依然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wfq